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即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將關節周圍組織識別為“非我族類”進行攻擊,造成關節炎癥、疼痛、腫脹和僵硬。
RA全球有超過2300萬人患有此病,全球發病率為0.24%,我國的RA患病率目前為0.3%,在我國有超過500萬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高發年齡為40~60歲,多發生于中年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3倍。

發病特征是病程慢、反復發作,可引起關節損傷、軀體殘疾、心臟疾病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降低病患的預期壽命。
目前,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主要依賴于非甾體抗炎藥(NSAID)、糖皮質激素和改良型抗風濕藥物(DMARDs),這些藥物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然而,長期使用這些藥物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包括感染、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損害。雖然一些生物制劑取得不錯的療效,約30%的患者在試驗中對治療沒有滿意的反應。即使達到臨床緩解,軟骨和骨損傷也繼續進展。大量研究證實,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強大的抗炎和免疫調節功能,同時具有修復關節和成骨損傷的作用。干細胞可改善類風濕關節炎癥狀和相關指標,如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顯著下降。? 因此,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前景。
1、免疫調節:?間充質干細胞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中的免疫調節作用突出表現在抑制T細胞增殖與功能,誘導Treg細胞產生,抑制B細胞增殖、分化、免疫球蛋白的產生;同時間充質干細胞也可抑制樹突狀細胞成熟,促進巨噬細胞極化到抗炎表型和抑制NK細胞功能 ,進而減緩炎癥和防止關節損傷。2、調節炎癥因子分泌 :炎癥遞質與關節損傷的嚴重程度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進展息息相關,而間充質干細胞所分泌的大量抗炎因子、miRNA及外泌體等都可能直接參與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炎癥因子調控。所以探索觸發炎癥因子級聯效應的靶點,可更好地提高類風濕性關節炎干預效果。3、抑制破骨細胞功能:?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程中,關節腔內成纖維樣滑膜細胞的異常活化、增殖及基質金屬蛋白酶分泌引起的組織水腫增生進一步誘導了骨破壞;其次,破骨細胞的激活與活性增加又引起過度骨吸收。
目的:探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s)輸注治療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研究者對經改善病情抗風濕藥(DMARDs)治療無效的難治性RA住院患者4例,簽署知情同意書后予Uc_MSCs 混懸液靜脈輸注1次,細胞數為1×10^6個/kg。對比輸注前后患者關節腫脹壓痛數、血沉、C反應蛋白、28個關節痰病活動評分 (DAS28)、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及相關安全性指標。臨床療效:1~3號患者的關節腫脹、壓痛數目,血沉均較輸注前減少。1號患者的DAS28(4)i評分在輸注后第2個月即降至1.35分臨床緩解,并持續至輸注后第10月。2號患者 在輸注后第7月DAS28(4)降低至2.78分,病情僅輕度活動, 后期未再隨訪。3號患者DAS28(4)亦于輸注后第4月直降至0.49分臨床緩解,后期未再隨訪。但4號患者輸注后DAS28 (4)未能下降,并在9個月后增至6.13分。ESR、C反應蛋白的變化情況分別見圖1~3。

結果:UC-MSCs輸注治療后3名患者關節腫脹壓痛數、血沉及DAS28 (4)明顯改善,另1名患者無效。所有患者均未發生過敏、排斥及其他嚴重不良反應,血常規肝腎功無異常變化。
結論:Uc-MSCs輸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安全性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病情。
2008年8月至2009年11月,解放軍323醫院將MSCs通過靜脈注入17例患者體內,并對其中2例類風濕合并強直性脊柱炎病患同時采用局部注射。跟蹤發現,所有患者的身體素質水平提升,體力見長,炎性指標水平顯著下降。
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陸軍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將MSCs輸入到15例患者靜脈中,采用干細胞療法期間,其中13名患者關節腫脹壓痛數、血沉指標明顯改善,另2名患者無效,并且所有患者都未出現不良反應。總結:根據上述試驗及隨訪的結果來看,干細胞療法對類風濕關節炎的干預有明顯改善作用,能快速緩解患者相關癥狀,由此證明干細胞在類風濕關節炎調理安全有效。
? 干細胞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優勢??
1、間充質干細胞激活后可修復、替代受損害的細胞和組織,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多向組織分化潛能,植入宿主體內后可在特定部位的微環境影響下向正確表型的細胞分化;
2、間充質干細胞可分化為免疫細胞來治療、 修復免疫系統, 具有顯著的免疫調節功能;
3、間充質干細胞與 T 淋巴細胞之間的接觸可以增強其抑制作用;
4、間充質干細胞激活后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可以阻抑炎性細胞介質,減少骨關節、滑膜破壞,有效地控制病情的進展;
5、間充質干細胞的治療無排異反應,無醫學倫理爭議,安全可靠,療效確切。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是目前最持續有效和最徹底的治療方法, 可改善患者體內環境、調節免疫功能,激活受損及休眠的細胞。在體內能夠正常生長、增殖、修復損傷,阻止關節結構進一步破壞,抑制異常的機體免疫功能,遏制并發癥的發展,從而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